走进德州,你会发现马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交通路口的太阳能交通信号灯,住宅小区及一些公共设施的楼顶上排列整齐的太阳能热水器,景区里的太阳能景观灯……太阳能利用带来的现代文明在这里处处可见。绿色环保的太阳能技术不仅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也将百姓的生活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太阳能温暖城市 刚刚搬进簸箕刘小区小高层的张静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 “现在住高层也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了,既方便又节省。” 对于新建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我市严格推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和地源热泵技术。通过实施 “百万屋顶”计划和 “千村浴室”工程,推动太阳能在能源、交通、建筑、公共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让更多的老百姓感受到阳光的温暖。依托我市太阳能热利用良好的产业基础,我市及时出台了太阳能推广应用的政策措施。目前,市区新建建筑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达到 95%,全市城镇住宅小区达到50%。中心城区太阳能集热器总保有量达到60万平方米。 在德州,对阳光的追寻不仅体现在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光热领域,还体现在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这种电能与节能技术有机结合。全市已安装各类太阳能灯近 12000盏,安装太阳能路灯的主干道达102公里,其中主干道达 70公里,光源总功率726KW,光伏电池总功率近 2MW,每年节电约238万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太阳城景观。 目前,金紫荆住宅小区 33KW的光伏发电系统已投入运行,皇明集团微排大厦、皇明工程技术学院2MW光电应用列入了国家光伏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市博物馆、市政务服务中心256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已经安装运行。 引领低碳城市建设 “我市发布的 《建设幸福德州实施意见》中提出了 ‘践行绿色生态低碳文明’ ‘积极打造低碳城市’的战略构想,明确提出了打造低碳建筑和实行低碳交通两个要求。”市太阳城办公室副主任刘杰勇告诉记者,我市正全力推进“22334”工程,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水平: 印发 《关于加快实施 “中国太阳城”战略,建设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的意见》和 《关于进一步加快太阳能推广应用工作的意见》 “两个意见”;研究制定太阳城建设标准体系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地方标准体系和组织有关设计院、太阳能等企业研究制定住宅小区应用地源热泵、高层建筑应用太阳能系统、多层建筑安装应用镶嵌式太阳能、太阳能空调等地方技术标准体系 “两个标准”;组织 “中国太阳城”城市市长联谊会、太阳城建筑应用高层论坛和成立我市太阳能协会的“三个活动”;努力在高层建筑与太阳能一体化上、在太阳能与地源热泵相结合的采暖制冷技术上、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普及率上实现 “三个突破”;计划未来3至5年内,在100个农村社区应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在100个市区住宅小区应用太阳能灯,在100幢高层建筑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在100公里市区道路应用太阳能路灯等“四个一百”工程,使我市太阳能的推广应用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理念先行,百姓成为低碳践行主力军 “走路还是开车?” “爬楼梯还是坐电梯?” “室温28℃还是27℃?”……这些都是时下许多人正在认真思考的问题。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社区……随着德州新能源产业的壮大,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 “低碳”理念已经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让德州这座 “中国太阳城”更加名副其实。 在武汉上大学的于瑶告诉记者:“放假回家后我和同学出去玩,公园里的路灯还有一些景观设置和灯饰都是太阳能的,非常漂亮。以前提到德州,就说德州扒鸡非常有名;现在提到德州,大家都知道中国太阳城,我感觉特别自豪。” 岔河小区65岁的袁川军老人告诉记者一个减碳的小窍门:家里燃气热水器装的电池在不足以打着火的情况下,可以放到收音机里继续使用,起码还能坚持一个月时间正常收听。他说: “淘米的水用来洗菜,不仅可以节水,而且还能有效地去除蔬菜上的农药残留物,效果远好于一般洗洁剂,剩下的水用来冲洗卫生间,这样就能做到一池多用、一水多用了。” 低碳生活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提倡健康生活的今天,德州市民正在为低碳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李根 韩超 通讯员 孟凌燕 张辉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太阳能助力群众幸福生活——德州新能源产业开发利用综述
发布时间:2011-09-19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