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1月14日电 题:“冬天”里的中国光伏企业:春天是否还远? 新华社记者马述昆 甘泉 时值北半球初冬季节,中国光伏产业也迎来了“寒冬”。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上,专家指出,中国光伏企业应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产业调整需要,苦练“内功”同时加快开发国内市场,才可渡过难关,迎来“春天”。 今年前10个月多晶硅价格跌幅近50%,这让亚洲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江西赛维LDK“二季度出现亏损,三季度不容乐观”。该公司总裁佟兴雪告诉记者:“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一方面市场价格在降低,一方面需求也在减缓。” 预测显示,光伏产业中处于下游的光伏组件全球产量今年预计将突破50GW,然而全球光伏装机量却只有25GW左右。除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以外,今年前10个月,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价格已也分别下跌了57%、55%和31%。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丁文武指出:“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导致部分光伏企业打起价格战,引发的效应从光伏产业链下游一直传递到上游。”他说,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技术、成本、服务等方面缺乏竞争力,有的目前处于半停产甚至停产状态。 让“冬天”里的中国光伏产业“雪上加霜”的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频现,加剧了国际光伏市场低迷状态。 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美国首次针对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发起的“双反”调查。与此同时,受欧债危机影响,欧洲国家近期相继调整太阳能补贴政策,这也使得占中国光伏出口70%左右的欧洲市场短期很难有好的表现。 “中国光伏产业是随着国际市场的兴盛而崛起,并发展成为世界上的光伏大国。然而中国光伏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由欧美进口,与此同时生产的光伏电池产品90%以上又出口应用于国外。”中国光伏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说,对外依存度过高,才导致国外政策一有调整,国内光伏产业就受到冲击。 “大家都说光伏产业发展的寒冬已经到来了,其实这种寒冬只是相对于前几年,超100%甚至200%的产业发展速度而言。”高宏玲表示,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整个产业的发展还是向上,只是增幅会放缓。 为了减少海外市场的牵制,中国开始加速启动国内光伏市场。随着近日中国上网电价政策发布,当前中国太阳能市场增长已达到230%,预计今年的装机量也将达到1.6GW。业内人士分析称,中国等新兴光伏市场份额将逐渐提高,国际光伏产业市场格局也将出现调整变化。目前,欧洲市场占比已从2010年第三季度的78%减少至今年同期的58%。 企业界也注意到这一现象,赛维LDK总裁佟兴雪告诉记者说:“过去欧美是最大的市场,但是现在我们看到市场在向一个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光伏装机容量受单一地区政策影响的时代将会过去。” 丁文武也对光伏产业仍然保持乐观态度。他表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提升光伏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促进中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他也指出,光伏产业处在成长期的各种风险依然存在,如市场恶性竞争、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情况时有发生。 今年,由工信部牵头制定并发布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通过建立行业准入制度,引导和规范国内多晶硅产业健康发展,现已进入实施阶段。同时,中国政府正努力推动制定和落实上网电价细则,并鼓励多样化光电应用,加快建设国内市场。针对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专利纠纷,政府鼓励中国光伏企业通过抱团合作,共渡难关。 为适应国际市场变化和产业调整,江西赛维LDK在“蛰伏期”也开始“更专注于品质,产品创新”,佟兴雪说:“我们现在从原来单纯的硅片业务,发展成组件、系统、电池等多方面的业务,通过多元化发展,为公司寻找更多市场机会。” “应对‘寒冬’企业也应加强行业自律,价格战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高宏玲建议,中国企业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加大技术研发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捱过这个冬天,苦练内功还是很重要的。”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冬天”里的中国光伏企业:春天是否还远?
发布时间:2011-11-15
大中小
相关链接
- 光伏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企业应对各不相同( 2011-11-11)
- 我国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试点项目在宁夏投运( 2011-11-10)
- “寒潮”推动光伏产业整合(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