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平台,立博官网

图片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走出发展寒冬 光伏市场寄望屋顶发电
发布时间:2011-11-18 来源:中国证券报

根据目前了解的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一直为业界看好的屋顶光伏电站规模只有300万千瓦,在全部装机中只占1/5,而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仍为绝对主力。不少业内专家认为,这种规划布局应该加以调整,要把屋顶光伏发电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事实上,从光伏行业本身属性及国际光伏业发展经验来看,光伏行业发展更适合以大规模建设屋顶电站为主,如此才足以推动光伏市场大幅开启,相关企业及用电户才可普遍受益。

相关专家介绍,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一样,自身存在间歇性、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决定了大规模太阳能发电也将遭遇风电那样的并网难问题。此外,与风力发电场相比,大型光伏发电站建在比风电场更偏远的沙漠和戈壁地区,这些地区更不易被电网覆盖。这就决定了光伏发电输送问题比风电外送技术难度更大,投入的成本也要更大。

正是考虑到太阳能发电的种种不利因素,德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摒弃建设地面电站设想,转而推出大规模屋顶光伏计划。目前,德国光伏发电80%的装机来自屋顶电站,这也支撑了德国光伏发电量在10年时间内跃居其国内总电量的2%。而中国目前的光伏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不到0.1%。截至2010年底,德国光伏发电装机已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而中国只占不到3%的份额。类似的情况还包括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其光伏装机占全世界的比重均达近10%。正是这些国家屋顶光伏的蓬勃兴起,拉动了中国光伏企业90%以上的市场需求。

纵观国内,国家自2009年起启动了两轮光伏大型电站招标,可近30万千瓦的项目到现在均未能成功并网发电。尽管从2009年开始,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金太阳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屋顶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但截至2010年底,屋顶光伏仅占光伏装机总量的28.8%。

屋顶光伏电站通过鼓励发电户自发自用,就地消纳,免去大规模发电“并网难”之忧。更为重要的是,当光伏发电成本降至与普通火电相同水平时,用户自发自用不仅可以减少耗电成本,更可将多余电量出售给电网公司获得收益。如此一来,国内大大小小的屋顶电站就不用靠国家补贴过日子,过去因补贴资金不到位而时常陷于停顿的光伏产业,将能够因此而持续快速发展。

据众多国内光伏电站投资商反映,目前在中国西部投资建设大型光伏地面电站,尽管设备供应充足,价格逐渐走低,且固定上网电价补贴也比较明确,但电站建成后并网的不确定性仍让他们无法预知电站投资的回报周期和收益率。而投资屋顶电站,则可以少于地面站一半以上的投入获得比其高出数倍的投资回报率,且回报周期不用以“年”来计算。

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的提高和回报周期的加快,相应会传导到上游,进而加快带动包括系统、组件、电池和硅片等在内的各环节设备制造商的收益。如此,便可以及时消化今年以来由于国外市场需求骤降而积压在光伏设备商手中的近20GW的过剩产能,使全行业各环节企业争相受益。

综上所述,国内光伏行业要走出目前的“寒冬”季节,唯有寄望于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而国内市场需求及时启动的根本之策,也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屋顶光伏电站来推动。 □本报记者 郭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