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重庆电力供应形势近十年来最为严峻的一年,电力需求刚性增长与发电装机容量刚性不足“硬碰硬”的矛盾突出。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我市遭遇了罕见的四轮连晴高温天气,35℃以上高温时间达60多天,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统调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1188万千瓦,同比增长16%,供电缺口接近需求的30%。面对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铁道部、国家电网公司等部门、单位,以及四川、贵州、陕西、宁夏等有关省区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将电力保障作为全市经济运行的第一调控要务,采取了加大组织保障、财政补贴、电煤采购、外购电力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市级有关部门、区县政府和各保煤保电企业牢固树立“不言难、不言满、勇于担当”的精神,坚持决心不动摇、目标不改变、力度不放松,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了电力供应的平稳运行,全面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电力电煤保障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11年全市GDP10011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均名列全国第一。 2011年全社会用电量7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9%;第二产业用电49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第三产业用电1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7.1%;城乡居民用电11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1%。统调电网完成发购电5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1%。其中自发电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火电3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9%;水电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外购电1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主要做法: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电力电煤保障。由于电力装机不足,来水偏枯水电出力下降,去年4月以来,我市开始出现电力供应缺口,这是我市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现象。而千方百计保障电力供应,事关民生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据测算,限电100亿千瓦时,将减少工业产值2800亿元,减少税收80亿元。因此,电力供应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大事,必须站在全市“一盘棋”的高度,统筹兼顾,形成政府、企业利益共同体,全市上下共保电力运行的共识。市委、市政府将电力电煤供应列入民生大事,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能源保障问题。黄奇帆市长主持召开全市电力电煤保障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保煤保电“12条措施”,并提出了确保不因电煤短缺、不因外购电不足、不因调度不力而出现拉闸限电的要求。市政府成立了电力电煤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由一位市领导担任组长,市经信委等19个市级相关部门为成员,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及早部署,为保障电力供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反映重庆电力供应困难。面对异常形势,国家有关部委、单位积极支援重庆。国家发改委、立博平台,立博官网将重庆纳入“十二五”三峡电能消纳方案,协调解决新增三峡电入渝20亿千瓦时。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到重庆调研,并多次组织协调会,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帮助重庆渡过难关。国家电网公司加强调度,协调增加重庆外购电,特别是度夏期间针对重庆四轮连晴高温天气,临时调配电力紧急支援重庆,缓解了电力供应紧张局面。铁道部将“宁煤入渝”每天一列调增为每天两列,全年 “宁煤入渝”约200万吨。华能集团、中电投集团等中央企业坚持“有电不发是无德,无煤发电是无能,再难再亏也要发电”的理念,要求在渝发电企业加大电煤采购,确保安全稳定供电。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为我市电力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一是用于补贴电厂省外购煤及三峡库区购煤的运费,二是补贴市电力公司计划外的外购电过网费;三是按照“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两个节点储煤要求,结合月度存煤目标完成情况,对储煤进行补贴,并对储煤基地建设进行补贴。通过财政补贴极大地鼓励了电厂购煤储煤、市电力公司外购电的积极性。 (四)全力确保电煤供应。充分发挥网内火电机组出力,必须确保电煤正常供应。一是抓好电煤采购。市经信委作为全市电煤调运的综合协调部门,积极向国家发改委、铁道部、成都铁路局汇报衔接,争取运力支持,多次赴云贵川陕等省市协调电煤入渝。同时,强化电煤计划的落实,去年全年采购电煤2174万吨,增长43.8%,创历史新高。二是抓好电煤储备。按照全市电煤常态储备保持在250万吨(45天标准)的目标,按月分解到电厂和储煤企业,并与市财政补贴资金挂钩考核。去年,全市主力电厂常态储备保持在150万吨以上,市政府还专门成立市电煤储运集团,每月电煤常态储备保持在100万吨以上。去年“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前储煤分别达到310万吨和400万吨,确保了火电厂稳发满供对电煤的需求。 (五)确保机组稳发满发。一是抓好机组检修工作。面对度夏前机组检修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各电厂以超常规方式压缩检修工期,变“检修”为“抢修”。珞璜电厂一台60万千瓦机组计划检修,按规程需要30天,通过优化检修方案,厂领导班子成员分工24小时坚守现场指挥,只用20天就完成检修任务。其他主力电厂也均在7月初大负荷来临前完成检修工作,为度夏稳发满发创造了条件。二是加强机组运维管理。2011年统调电厂临时检修36项,同比减少15项;临时检修率为19.2%,同比降低17%,全年未出现机组因非计划停运造成拉闸限电。三是积极协调银行贷款。为缓解电厂流动资金紧缺压力,我市建立了市电保办、金融办、人行营管部、银监局、商业银行、电厂、煤炭生产企业等组成的“六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金融机构和银行,全年电厂贷款约36亿元,占资金需求量的90%。通过上述措施,确保高峰时期机组稳发满发,2011年统调电网主力火电厂利用小时数达到5850小时,为电力供应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六)加大市外购电落实力度。由于电力装机不足的制约,现有机组即使全部满发,也无法满足我市电力的刚性需求。在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网公司、能源局、华中电网公司的支持下,市电力公司积极落实外购电,坚持“不分价格高低、不分距离远近、不分时间长短、不分电量多少,有电就争”的“四不一争”原则,拓展外购电渠道,较好地弥补了电力缺口。全年完成外购电146亿千瓦时,超额完成市政府提出了140亿千瓦时的目标,特别是迎峰度夏期间,日最大外购电力达到406万千瓦,占当日用电负荷的35%,创历史新高。 (七)加强电力运行调度。一是制定有序用电方案。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原则,我市制定了有序用电方案,将8000多户工业企业纳入负荷调控范围,做到“定用户、定线路、定负荷”。同时还制定了高耗能企业错峰方案,将80余户钢铁、铁合金、水泥生产企业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当出现3天以内的短期供电缺口时,通过对高耗能企业错峰限电,平抑供电缺口。二是保障重点用户供电。加强重要负荷的管理,对大型居民区、医院、学校、供水、供气、广播电视、交通等重要用户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摸排,列入重点保电范围。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负荷管理,制定了笔记本电脑及其配套企业的保电方案,调整重点外资企业和100户重点增长企业名单,全力保障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合理用电需求。三是严格执行有序用电方案。轮休期间,专线供电的工业企业按规定的限电指标执行限电,由市电力调度中心督促企业执行到位。公用线供电的工业企业装有负控装置的,由区县供电企业通过负控系统按规定的限电指标执行限电;未安装负控装置的,由区县供电企业派专人督促其执行限电。通过上述措施,基本未出现对公用线路的拉闸,保住了民用电和重要单位、重点企业用电。 (八)积极推进节能节电和结构调整。在努力增加电力供应的同时,我市积极推进节能降耗和结构调整工作。2011年,全市万元GDP能耗为0.953 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81%,超额完成下降3.8%的年度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4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5.3%,超额完成下降4.3%的年度目标。为强化节电工作,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节约用电保民生的紧急通知》,在抓好民生用电保障的同时,落实市政府关于节约用电的综合调控措施。在结构调整方面,依托传统工业基础,我市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汽摩产业、装备制造、自动化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业,逐步实现工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011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430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36%。其中,“重庆造”笔记本电脑形成了以惠普、宏碁等品牌为龙头的电脑产业集群,全年产量达到2500万台,信息产业发展已成为全市重要支柱产业。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用电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11年工业用电占比为66%(其中高耗能用电只占10%左右),民用电和其他产业用电占34%。(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重庆多措并举保障电力供应
发布时间:2012-04-28
大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