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就在中国经济10月份“成绩单”公布当天,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座谈会。 定期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相关人士的意见和建议是国务院的惯例做法。但人民网记者注意到,与以往“经济形势专家企业家座谈会”的会议名称不尽相同,本次会议特意加上了“民生改善”的字样。 不仅会议名称变了,与会人员的构成也有变化。除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外,两位与民生领域密切相关的专业人士也被总理邀请参会。他们分别是北京医院院长、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益新和南京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颜江。 “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李克强总理的一番话道出了座谈会特意加上“民生”的意义。 “民生领域要做既有利于民生,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 “表面看这只是个再小不过的事了,但透过这一小事反映出的则是一个大问题。”在14日的座谈会上,当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介绍目前医保信息化标准还任重道远,阑尾炎和盲肠炎在各个医院的名称还不统一时,李克强指出,“这种最基本的医疗术语至今还不统一,充分反映了我们医院现在信息孤岛、信息分隔的状况”。 他当即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医保政策合一等相关问题。李克强要求:“哪怕三保不能合一,政策也可以先合一,这样老百姓报销医疗保险就更方便了。现在连名词都合不到一块,政策能合一吗?” 曾益新还指着展示的幻灯片上金字塔的图案向李克强建议,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强基层”。他进一步介绍说,目前深圳罗湖正在试点“医共体”模式,整合辖区内的公立医院和社区诊所,打破分层管理,办出“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李克强听后很感兴趣地问道:“这种医共体落户模式,其实是打破行政层级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医共体目前是企业经营吗?” “目前只是引入了企业管理机制。”曾益新回答。 “大家现在越来越关心生活水平,其中更关心健康水平。”李克强说,“你们提出的医共体建议很有价值。” 总理说,医疗和养老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和机遇。有外国政要曾问李克强,中国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挑战?对此他回答,这是一个很大的机遇!中国有两亿老龄人口,而绝大多数中高端医疗设备等都是进口的,现在许多地方的众创空间开始集中推出相关产品,这个市场太大了! 他强调,民生领域要做既有利于民生,又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情。 逐步推进城市公租房,让创业者不再被基本住所困扰 不仅医疗养老,住房也是14日座谈会上热议的话题。南京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颜江介绍,通过搭建“购、租、补”三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该市已经"保障"了约30万户家庭的住房问题。 “除了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主要是公租房吗?”总理问。当得知有公租房、人才公寓、共有产权保障房等多种类型后,李克强进一步了解不同类型的比例。 中国指数研究院今年6月数据显示,在全国百城房价指数中,南京市一马当先以3.82%的环比涨幅位居全国之首。 总理关心地询问该市目前商品房价格走势。颜江介绍,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目前商品房价格初步稳定了。他介绍,他们共有产权房的定价只有商品房价格的四分之一。 “那分配一定要公开公正啊。只有这样才能够稳定房地产市场、稳定人心。”李克强要求道。 总理指出,民生保证的基本就是“托底”,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和城市公租房均属于这一范畴。 “我们今天开会,没有服务人员忙前忙后,这会议可能也开不好。一座城市同样如此,人才只有各个层级、什么类型的都有,这个城市才有活力。政府要做的就是提供兜底保障,让初创业者或基层打拼者都能看得到希望,社会就有前行的动力。”李克强说。 总理表示,下一步要逐步扩大推进城市公租房等保障工程建设,不仅让房地产保持相对稳定,更重要的是让就业者、创业者逐步不再被基本的住所困扰,让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记者 杨芳) |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为啥加上“民生”二字?
发布时间:2016-11-16
大中小